跳转至

Highlight

1.导论(10')

不要按讲义复习(智云重点)
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、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:人民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,是关于自然、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,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,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

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 德法年鉴

1871年3月,巴黎工人起义并成 
立巴黎公社,马克思代表第一国际写出了著名的《法兰西内战》,高度 
赞扬了巴黎工人的伟大创举,科学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。该书以 
及几年后他写的《哥达纲领批判》,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。 
1876—1878年,恩格斯写出了《反杜林论》,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 
论体系

科学性、人民性、实践性、发展性

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

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

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

论述题1: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

2.辩证唯物主义(45')

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78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(唯物和唯心的区分)P80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P89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P93(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)

科学技术(正:推动生产力,:剥削)

3.政治经济学

alt text

期末复习

平时占比60%,等级成绩 期末占比40%,斩杀线40分 闭卷考试
40单选(40 1')+3道论述题(3 20',每题两小问)
均分31 + 16 + 17 + 12 = 76
考试范围:导论-第5章
序号

积极与消极

辩证唯物主义

唯物辩证法 = 唯物论 + 辩证法

唯物论(1.1)

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

物质决定意识,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,利用客观规律,发挥主观能动性

辩证法

联系与发展
三大规律

矛盾的对立统一:同一性与斗争性,普遍性与特殊性 -> 两点论(主次矛盾)与重点论(具体问题具体分析)相结合
量质互变 -> 重视量的积累,把握机会促成质的变化
否定之否定 -> 扬弃,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

五大范畴

原因与结果、必然性与偶然性、可能性与现实性、形式与内容、现象与本质

认识论(1.2)

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

实践是认识的来源,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,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,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

认识过程

感性认识,理性认识

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

绝对性:与谬误的区分,只有一个
相对性:认识能力,实践水平差异,历史场景

历史唯物主义(唯物史观)

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

社会存在:自然环境、人口、生产方式

社会历史的基本矛盾/规律

生产力与生产关系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

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

物质财富,精神财富,推动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

政治经济学

价值规律(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)的内容及其作用
内容: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,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,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。
作用: 积极: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,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,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
消极:导致社会资源浪费,阻碍技术的进步,导致收入两极分化

8kg棉花:5/kg
8kg面纱:10/kg
机器磨损:8
工资:20
c:不变资本(技术),v(工资):可变资本,m:剩余价值(资本家的利润)
剩余价值率m'
\(m'=\frac{m}{v} = \frac{80-68}{20} = 60\%\)

资本的有机构成:\(\frac{c}{v}\) 价值构成,技术构成

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,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(天然物品)

货币职能:支付手段(与流通区分!!!) 买卖分离 工资的本质:劳动力的价值
剩余价值 预付资本:生产资料,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资本的本质:可以带来剩余价值(利润)的价值

价值的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为什么会灭亡(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):提高资本有机过程,劳动力相对过剩,失业,购买力下降,生产过剩(主要表现),经济危机